2007年2月24日 星期六

【四十告白】轉換心的頻道


△十幾年來,柴山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糧,畫柴山則是最大的享受(李根政,1996)

文☉李根政(2007.2.24)

我懷著尊敬、感謝的心進入柴山。

因為礁岩、土壤,緊緊抓住礁岩的喬木、灌木、地被、藤本…,他們的祖先在這裡至少存在了數十萬年。當獼猴、攀蚚、赤腹松鼠來到這座山討生活時,人類根本還沒來到這座曾經孤懸於台灣西部淺海、潟湖的小山。

幾十萬年來,這裡的物種經過激烈的生存競爭,或是緊密的合作、共生,創造出這片繽紛的天地,我們只是過客,應當心存感謝,感謝他們這麼大方的讓我們進入他們的家,否則就是冒犯、侵略。

當我用這顆尊敬、感謝的心進入柴山時,眼前熟悉的風景如同初次見面般,處處示現奇蹟和驚喜,尤其當把身體的氣息往上提,如同像天地頂禮一般時,更感到無限的喜悅和寧靜。

在菲律賓饅頭果的步道上,我們停下腳步讚嘆這一切,一群由小彎嘴畫眉、繡眼畫眉、赤腹松鼠組成的覓食隊伍,紛至沓來,也許是無視於我們的存在,或者是接納我們的存在,在我們距離不到一公尺的灌木叢中自在覓食;在山棕溪谷茄冬樹下,我們閉上眼睛如樹般靜默挺立,清涼靜謐的森林下,遠近都是充滿朝氣的鳥叫聲,最富詩意的是,數量龐大,形狀像個綠色小燈籠般的茄冬雄花,正如同下雨般滴滴答答的落下,打在山棕、稜果榕以及地上的落葉上。

心不過轉換一個頻道,就獲得如此豐厚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