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根政(2007.2.22)
我的國中生涯很幸運,從小在金門長大的我,完全沒有參加過課業補習,每天晚上九點前就呼呼大睡,根本沒有熬夜苦讀的經驗。
更令人懷念的是我的美術老師─她的名字叫李麗羡,後來改名為李苡甄。
每天中午,我們幾個較會畫圖的學生,就被老師留在美術教室畫圖;李老師的畫風溫柔厚實,最會畫金門閩式古厝和洋樓。寒暑假時,老師會安排出外寫生的時間,時間長達一、二週以上,我們騎著腳踏車,背著畫板,每天在金寧鄉不同的村莊畫著水彩。
這些額外課程不僅完全不收費,老師還常送給我們鉛筆、美工刀等文具。李老師帶著我們到處寫生,是我在1980-83年國中階段最美好的回憶與身教。
2003年,有一次回鄉,站在家裡二樓的陽台上,看到雙鯉湖畔一位懷著身孕的女士(晚婚)在速寫風景,旁邊有一小蘿蔔頭分散在不同的角度正畫著水彩。此時心頭一緊,難道是李老師?
當下,我直奔湖畔,沒錯,就是李苡甄老師。
20年如一日,李老師仍一本初衷的提攜後進。
30歲以後,我雖然已放棄做為一個藝術家的理想,轉而投身環境保護的公共事務上,但是李老師,這一位從不計較自己時間和金錢、精力,數十年如一日,寸步不移無悔的付出,畢生投注於熱愛的美術教育,這樣的態度和精神是我一生中永遠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