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04的文章

【水資源】新十大建設將帶給台灣美好的未來?

李根政(2004.4.29,蘋果日報邀稿) 日前,環保團體前往行政院抗議新十大建設中的「蘇花高速公路」和「四大人工湖」計劃,以及未列入計劃但相關的湖山水庫興建案。 環保團體反對的其實不僅是計劃案本身,更是在挑戰數十年來台灣經建發展方向的迷思。 國民黨執政的五十年間,台灣傲人的經濟發展,有一大部分其實是建立在資本家不必支付環境破壞的成本,剝削廉價的勞工、犧牲人民生活品質之上。不幸的是民進黨政府依然是遵循這一條經建老路,強調無限的經濟成長,所有的基礎建設都得配合資本家的需求,由全民買帳承擔。雲林離島工業區最終每天需要86萬噸的水,集集攔河堰不夠用,就蓋湖山水庫;高山水庫的壩址都用盡,就改成蓋平地水庫,號稱可以採砂又可儲水。然而,以台灣有限的水資源,污染承載量,不斷鼓勵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真的能帶給台灣美好的未來嗎? 其次是地區發展方向的迷思,台灣過往的區域發展,包括人民的期待和政府的施政都是循都市化的方向發展,新十大建設也不例外,那就是要讓台灣東、西、南、北都同樣的「進步」,台北有故宮,南部就建個故宮南院;西部有發達高速公路,東部也要有。這種建設的方向,說好聽叫做區域均衡發展,但實質上卻使得台灣呈現一種均質化,欠缺地方特色的發展方向。如果蘇花高速公路蓋成,那這就是一條造就台灣均質化的一條路。 另外,這些建設案也違背了法定的推動程序,實質內容更明顯會對環境將造成無可彌補的破壞。 蘇花高速公路的預算達1,000億,工期達10年,但在2000年3月15日,阿扁總統上台前,卻只以「影境影響說明書」審查通過,未完成「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非常草率,而且迄今國道興建過程的棄土等重大污染課題也還未進行環評,但執政者已下令立即開工;高屏大湖則是把面積廣達700公頃的台糖農地,開挖為12公尺深的大湖,單單地下水曝露出來的蒸發量就達1億多噸,竟與年供水量相當,此一效益極差之水利設施,其實是為大規模開採陸砂裹上美麗的糖衣(大湖的砂石開採量達6500公噸,預估可獲利100億)。而湖山水庫的興建則將破壞全球已知八色鳥分布密度最高的棲地,只為提供資本家廉價的用水。 四百年來漢人來台的開發過程,由海邊、平地,由西部到東部,如今已直抵中央山脈,森林、水資源、土壤等的消耗、破壞已到達臨界點,大地的反撲日益頻繁。新十大建設也許可以為我們帶來更便捷的交通,更多的文化展演場所,增加...

【我與社運】生命的方向

李根政(2004.4.16) 許多人都在尋找生命的方向,尤其到了中年的階段。 我,今年37歲。看著報紙上的徵才廣告上寫著徵才條件:「男,役畢,35歲以下,中英文流利…」,心中激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原來自己已不是2、30歲的年青小伙子,越來越沒有本錢在職場上競爭,越來越沒有本錢在人生的方向上徘徊。 國中的求學階段,因為我的美術啟蒙者李麗羨老師,帶著我們走在鄉野寫生的影響,拋棄了當時學子普遍的科學家之夢,加上因緣際會,國中畢業時,金門戰地需要國小美術老師,於是我被保送上新竹師專美勞科,開始了藝術生涯。這期間,因為竹師的課程設計和師資的多元,以至於國畫、水彩、書法等項目都得修習,其中蔡長盛老師的書法和美學上的啟發,至今受用;李惠正老師在西洋美術史的講課,水墨上的探索,以及對台灣社會的關懷,也是重要的啟蒙;未正式受教,私下參與其讀書會的范文芳老師,在傳統文人和知識份子的批判與辯證,另引介如「台灣新文化」之黨外雜誌,讀到一篇故鄉金門的人權分數只有23分,竟不如中國大陸時,給從小對軍管威權統治滋生的反抗意識,找到一些明確的依附。 由此,我的人生向來處於激烈的矛盾之中。 就藝術的追求上,我極著迷於書法的練習與創作,也極好於描繪自然風物,範圍通常在古寧頭家方圓三公里內,從細膩的寫實到情緒激昂的表現性風格,藝術上的表現手法多樣而無法安於一種形式,除了教書,我尋求著一種追求自我實現、表現自我、探求自我的藝術家之路;另一方面,金門軍管的氛圍又教我無從閃躲,我是那麼敏感地接收到這種令人窒息的空氣,從村莊裡、學校到政府機構,國民黨和軍管四十多來的統治,形成官僚主義、腐化、鄉愿、不問是非的社會風氣,加上李氏宗族裡古老的宗親體制,形成一股壓抑思想,鼓勵趨炎附勢、沒有自我的惡質體制的社會風氣,教我不得不對當局提出批判,回金門教書五年,除在藝術上表現上,另在教育界博得「民進黨主委」的封號。不過,成為一流的藝術家仍是人生一大夢。 十年前,一方面因心愛的老婆為高雄人,二方面極想離開這樣令人窒息的環境,我告別了父母,到了台灣。 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但離開了熟悉的創作環境,當時,我已很少畫水彩,只帶著毛筆和墨描繪,初時,我到空氣污濁、車輛奔馳的民族路旁畫了幾張「悲情半屏山」,有時,想到置身這樣的水泥叢林,不禁思念起故鄉來。爾後,接觸了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的黃文龍、吳錦發、洪田浚、王家祥...

【工業污染】後勁人卑微的訴求

文.圖☉李根政(2004.4.15) 後勁地區的地下水井,「苯」含量是標準值的260倍和120倍, 深褐色的水帶著極重之臭味,pH值高達9.15, 導電度高達2,514μs/cm (標準值750μs/cm), 酚類化合物高達70,364μg/L(標準值1μg/L)… 水中含硫及酚類有機化合物近20種。 後勁社區女性得到喉癌的機率高於台灣平均值的15倍, 淋巴癌是平均值的4.5倍,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發生率是平均值的10倍 這就是石化業帶給台灣的「進步」和「成長」? △1988年11月25日,稔田里13鄰抽出來的地下水點火可以燃燒(後勁環保工作室提供)。至今,沒有人知道一座營運數十年的石化廠所造成的污染範圍有多大? 在五輕之前,中油已有40多座石化工廠長期製造污染,1988年,稔田里13鄰抽出來的地下水點火可以燃燒;中油東門旁金屬中心的工程師林英傑在宿舍想要抽根煙,結果一點火就引發爆炸,全身嚴重灼傷;五輕設廠之後,污染並沒有改善,1996年,V1101主塔燃燒油由濾網處大量噴出,後勁地區竟下了「油雨」;2002年,P37油槽發生大量漏油,有27,850公秉,相當於140座加油站的油滲入地下,至今仍未處理,這些算是顯而易見的大污染事件,其他如冒黑煙、火災、氣爆、廢氣外洩、跳俥等,可說是罄竹難書,數十年來後勁及附近的高雄人每日就是與這些不定時炸彈共存。 在這種情形下,面對遷廠可能跳票,後勁人忍無可忍,不得不喊出「失信於民、罪大惡極,官逼民反、必遭天譴」的嚴重聲明,並且展開另一波堅定反五輕的行動。 2005年4月15日這天,後勁人載著兩大包嗆鼻、滿是油味的黑色土壤和醬油般的地下水來到高雄市議會,當黑色的土壤倒在廣場前,每個人無不掩鼻,沒人受得了這樣可怕的味道,當地選出的黃石龍議員徒手捧著一把黑色的土壤,讓市長、議長、媒體朋友一起感受中油污染的可怕,感受幾十年來後勁人惡劣的生活環境。 這些沾滿油污,混合著數十種化合物的土壤,是從廠區外萬應公廟附近的空地向下4公尺所挖取,此地並未列入高市環保局所公告的五個污染場址之內,這代表著沒有人知道,數十年來中油所造成的污染範圍到底有多大,更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金錢才能讓這片土地恢復生機,中油剝奪的是人類和生界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乾淨的空氣、水和土壤,污濁的大地已成為後代子孫最沈重的遺產。 後勁人除了帶著污染的...

【我與社運】手護台灣與總統大選,一個保育工作者的掙扎

文☉李根政(2004.4.5) 幾經掙扎,228當天午後還是走出家門,加入了「手護台灣」的人鍵行列,在高雄市民族路與大順路交叉口附近,男、女老少興奮之情洋溢臉上,在一萬六千公尺長的和平公投塑膠布條後方,人鍵已是肩並著肩,達五、六層,當接近2點28分時,人群甚至越過了機車道,挺進了快車道,揮舞著旗幟,大家所拿的旗子,大抵有三種,一為百萬人手護台灣;二為Yes一號陳水扁、呂秀蓮;三為民意代表相挺、順便打廣告的旗子。除了拍照,我們也同大家大聲吶喊著CHINA NO;TAIWAN YES ,現場氣氛高昂,令人感動,太太說有點起雞皮疙瘩,差點掉淚。 2000年總統大選,我和大多數支持台灣民主改革、期待政治、社會改造的朋友一樣,毫不猶豫的把票投給了阿扁,至今,我仍不會後悔投那一票。然而,面對今年的大選,卻充滿著焦慮與無奈,不知道怎麼投票。 出門前,我把手護台灣與挺扁這兩件事分頭想了幾趟。明知道,手護台灣的行動,純粹是為阿扁競遍連任的選前動員與實力展示,政治人物高明的利用了「反中國武力威脅」這項很容易撩起有台灣意識的人民共鳴的語彙。但還是去了,給自己的理由是:「手護台灣」已成為國際與中國注目的焦點,如果人太少,豈不代表台灣默認中國的武力威脅? 所以挺不挺扁先放一邊。而且和200萬人一起向中國說NO的感覺,說實在有點爽。 但是,緊接著320就要到了,到底要投給誰呢? 一個在白色恐怖陰影長大的人;一個了解台灣歷史發展,深切理解國民黨50年統治所導致嚴重社會價值、文化扭曲的人;一個長期關心環境問題的人,清楚的知道國民黨正是代表著政經掛帥、唯開發主義的集團,從大型污染工業區的設置、道路開闢、水庫興建到山林政策,開發等同破壞,數十年如影隨行,幾乎斬斷台灣維生體系的命脈,試問這個票怎麼投得下去? 然而,民進黨呢? 2000年政黨輪替後,環境問題在立法和政策中充滿著矛盾,2002年環境基本法的立法,明確揭示經濟、科技及社會發展應以「環保優先」為原則,好像是一大進步,然而幾年下來,大量的法案的修訂、各項政策的推動卻是環境的全面退守,多數只為了「拼經濟」。例如: 一、2000.11.5,廢清法修正授權環保署相關單位未來面臨事業廢棄物無法處理時,可自行尋求非專業廢棄物處理機構,包括水泥窯、熔煉爐均可依此條款精神,暫時充作事業廢棄物處理設備; 二、面對每年產出100多...

【鄉村農業】夢碎的經驗─屏東縣九如玉泉村湧泉區勘查記事

不美麗的鄉村 文☉李根政(2004/4/3) 玉泉村的湧泉區是我們在低地的夢之一。 隘寮溪沖積扇扇頂區的地下水由東向西流動,至九如玉泉一帶,水已自然漲出地表,形成天然的湧泉。於是當地農民利用此一水文地理特性發展了特殊的農業景觀,在土地上挖出淺淺的溝渠,於兩側種上香蕉、椰子、檳榔等作物,完全不必澆溉即可收成。 如今,這樣特殊的產業地區景觀依然存在,不過部分區域處於休耕狀態,一些野地裡自生的植物已迅速生長,搶占生存地盤,姑婆芋沿著溝渠兩旁茂盛的成長,其高可達2公尺,葉片猶如一把把平展的小雨傘,散發著驚人的綠;密毛小毛蕨、過溝菜蕨等密佈地被,也是滿滿的綠意;先驅的喬木─血桐也張開那飽滿的盾狀葉,搶奪南台灣的熱與光;而灌溉渠道中,烏來眼子菜那修長如女人的長髮的葉隨著水流搖曳,水邊則是長出一團團鼓鼓的白頭天胡荽,同樣是滿滿的綠。 只不過是短暫的荒廢,土地即綻放著無比的生命力,如歌如夢,吸引著我們。 今天,亦是抱著如許心情前來。 因雨,荒廢的椰子田沒有進去;僅在渠道旁觀察,植被有些變貌,因為疏濬,水草的量很少,渠道旁的白頭天胡荽為巴拉草、象草所取代,野生的芋(紫柄芋)、血桐等已穩定成長,大自然和人為的力量不斷拉鋸著。 然而,令人不舒服的是,空氣中一股酸酸的味道無處不再;水圳裡慢流動著滿是豬糞的味道的水,溯自其上的分水口,甚至還飄浮著豬糞等有機污染物,令人作嘔味道就更不再提了。 這樣的水、空氣不僅在農田流動,也瀰漫著住家。 我們的夢碎了。此時渾身的感官已然蘇醒,其實,所謂的美夢只是時間和空間上的片斷,不過是奠基在於對本區域水文、產業,總體性環境的斷裂性認知罷了。 養豬、養雞、皮革工廠的廢水早已污染了這片土地,旱季凸顯了污染的濃度,周期性的雨季則沖淡了這人造孽的強度。我不知道要多少的科學研究證據或是多少人類的健康影響報告,甚至傷亡案例,才能迫使當局採取行動;但是我更關心的是在地居民如何看待這土地的變遷,以及行動。 細雨中,失望的我們開著車離去! 但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