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母親,我們來跳舞】



永豐的詞,我從沒想過的事。祝全天下的母親歡樂!載歌載舞!
---------------------------------------------------------------------------
我們這一代,在鄉下的母親,大都勞苦一生。
我的母親生了九個孩子,和父親守著農事,海裡的蚵田。
歷經日本侵華、國共戰爭,在炮火中,在逃難中,養育著孩子。

多麼希望母親歡樂,但那一代的母親不懂得什麼是休閒。
多麼希望母親健康,但那一代的母親很少懂得養生。

那一代母親,一生,所有的目光、時間、心情全都給了孩子

而我,能回報的,僅是做一個正正當當的人,
不讓母親丟臉。

偶爾打個電話回家,報平安,請母親不要擔心,
在街頭,在他所不知道的社運場,都沒事。

我是幸運的,家裡兄弟姊妹多,讓我無後顧之憂,
人生要感謝的太多了,

望五的我,能在電話中聽到母親爽朗的笑聲,
知道他和兄姊妹在雙鯉湖畔散步,
就是一種幸福!

感恩!

根政
---------------------------------
【阿姆,厓等來跳舞】(華譯:媽媽,我們來跳舞)詞 鍾永豐│曲 林生祥

太陽還沒起床
妳就田頭地尾趕上趕下
大小趕上床
妳還灶頭鑊尾摸上摸下
入門四十年
妳是勞心傷肝牽腸掛肚
子女出社會
妳又針頭線尾愁上愁下

莫念好不好 莫愁好不好
媽媽妳一念我就暈頭暈腦
時到時當沒米就煮番薯湯
放給它緩 媽媽好不好

媽媽不要專把我來念
不要把我當做壞銅壞鐵來念

媽媽妳從來
操煩他人冷暖打算未來
媽媽試試看
設想自己鬆爽享受當下
現下我回來
不是代表失敗代表運衰
我也是拼命做
人講直樹爛根斜樹難倒

莫念好不好 莫愁好不好
媽媽妳一念我就暈頭暈腦
時到時當沒米就煮番薯湯
我們來跳舞 媽媽好不好

跳給它妖嬌 跳給它妙
跳回青春二八佳人身妝窈窕

斗笠戴著 洋巾蒙著
繫著圍身裙轉一圈 鉛桶敲著
斗笠戴著 洋巾蒙著
屌它倫巴還是恰恰 鉛桶敲著

http://blog.roodo.com/cit_lui_hoe/archives/2257402.html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我與社運】國家暴力只會激化社運

李根政(台灣綠黨召集人、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林義雄先生的禁食行動,催化了許多團體和個人採取了積極的反核行動。公投盟選擇包圍立法院;核四公投促進會的成員,則是每天靜默地從義光教會繞行到立法院。由於媒體怠惰或忽視,這些不同團體發起的行動,全屬被簡化為「反核團體」,讓社會看不到多元的公民行動。這裡並非要切割或議論是非,而是要說明,任何一個團體所發起的行動,都必須承擔各自的責任,包括對參與的群眾,或者歷史的問責,我們亦如是。

雖自制仍多人受傷
  4月28日當晚,由於國民黨釋出了停工的讓步訊息,廢核平台原本要在當晚九點撤出,但一直等不到行政院的正式聲明,為了確保此階段性的戰果,因而決定持續佔領。
  我們知道警方可能從半夜開始驅離,為了盡可能保護群眾,平台的幹部及糾察志工,確立了不強力反抗、拖延的策略,同時也告知群眾。凌晨近三點,警方開始驅離,一開始是抬離、丟包、警備車載走,但很快的出動盾牌、警棍,及次數破紀錄的水柱攻擊,隨後霹靂小組侵入人行道搶奪喇叭,摧毀指揮系統,接著就是揮舞警棍毆打、逮捕群眾、攻擊媒體。
  警方的暴力益加激化了群眾的抵抗意志,部分群眾甚至開始指責主辦單位為什麼要撤退,甚至想用暴力回擊。
  面對持續升高的鎮壓,幸好是青年幹部和糾察志工站上了第一線,他們的肉身夾在了警方的盾牌、警棍與激憤的民眾之間,不斷呼求雙方克制,就這樣一路苦撐到天亮。至今我腦中不斷出現這些青年幹部及志工們,被擠壓的身驅、扭曲的臉孔,叫大家後退的手勢,還有沙啞的呼喊聲。坦白說,他們所承擔、背負的壓力,並非我們第二線指揮系統所能體會。
  即使主辦單位和群眾高度的自制,但這場驅離行動中,衛福部統計有54人受傷,廢核平台則蒐集到74人回報受暴情形,其中有23位遭到警具攻擊,至少有5位女性表示受到男警的言語及身體上的攻擊及騷擾等。
  請問,相較於這次行動的高度自我克制,郝龍斌市長在下令警方揮舞警棍,以暴力激化對立時,又是什麼樣的心態?當所有體制內尋求社會正義的管道都已封閉,當國民黨為所欲為,代議政治已崩壞到底的時候,人民還有什麼選擇? 

還權於民才能和解

  江宜樺院長下令警政署對「新型態群眾運動」,立即執行公權力排除,警政署要對抗爭者採取的「預防性羈押」,以及郝市長任意指責在街頭的人是劫機犯,不僅無法澆息人民怒火,反而是為激進路線加添薪材,為抗爭者強化意志,準備讓台灣社會烽火連天。為今之計,只有執政者深切的自省,和公民社會對話,展開一系列還權於民、民主深化的政治改革,才有可能讓社會和解。
  否則,往後的社會衝突,就不是夾在警方和群眾之間的青年幹部,可以用肉身平衡的大洪流。 
蘋果日報同步投書:http://goo.gl/d8Bp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