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向北方抗議
抗議、抗議!
夜行巴士,從高雄的林園、大寮,從彰化、雲林,從苗栗的灣寶…
從350公里遠的南方,從都會的邊埵,出發到一個決定咱命運的所在,
那個地方叫台北,
台北有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鎮暴警察,
他們規定咱講話只有3分鐘,抗議要申請,
政府官員、紅頂學者臉不紅、氣不喘為開發單位護航。
生病、癌症,他們講:是咱吃煙、喝酒、生活習慣不好,
無法證明是工業污染造成的。
縣長、鄉長、民意代表,
出賣咱的健康、靈魂、尊嚴,換他們的地方建設。
咱的青春是冒黑煙的青春,是帶著臭味的青春;
咱的囝子,在黑煙、臭味、爆炸中長大。
不甘願啊,我入土之後,子孫啊同款受拖磨!
有人抗爭是為油錢,我來抗爭是為子孫,
從黑髮抗爭到白髮,從黑髮抗爭到白髮,
不甘願啊,我入土之後,子孫啊同款受拖磨!
2009年一開春,潮寮毒氣事件仍在持續延燒,憤怒的高雄人走到凱達格蘭大道抗議無止境的毒氣污染。這幾年來,後勁、林園、大寮人,飽嘗著工業污染所累積的憤怒,正一波波地向的台北權力中心抗議,除了環保團體中的年輕面孔,抗議隊伍中許多是頂著白髮的老人家。
另外,彰化、雲林、苗栗灣寶的人民則北上抗議著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國光石化、後龍科技區等開發案。總結起來,工業污染毒害居民的健康,衝擊食品安全,工業區擴張強徵民地,搶奪珍貴的農田、水資源,也破壞了農漁生產環境,應是今年最顯著的環境人權課題。
大高雄.污染受害者的怒吼

△大寮鄉民的怒吼/何俊彥攝
一、潮寮事件.從2008年12月1日起至12月29日止,緊臨大發工業區南側的潮寮國中、小連續遭受四天六次的毒氣攻擊,造成上百名師生送醫治療,重者全身抽搐、嘔吐,住院超過二個禮拜,輕者終日昏沈,欠缺食慾,居民人心惶惶,聽到救護車聲便直奔學校,擔心孩子中毒。然而,環保署直到2009年1月2日才作出調查報告,找出7家嫌疑犯,1月7日則點名榮工處的大發廢棄物處理廠是最大污染源,建議縣環保局勒令停工,而和環保署一樣長期失職的工業局和縣政府則似乎置身度外,工業局甚至站在廠商這邊反駁環保署的調查難有說服力。由於無法確保不會有下一波毒氣攻擊,潮寮國中、小師生被迫易校上課,環保署說,即使工廠做最大努力、環保單位全天候監控,仍無法改變有空污發生的可能,遷校是最好的方法。
1月16日,大寮鄉民不滿政府未回應其主要訴求,動員潮寮、會結、過溪三村共1,700多名村民北上至總統府前陳情,行政院長劉兆玄指示環保署與工業局促成大發工業區廠商與居民簽訂環境保護協定;1月18日,有鑑於北上抗爭未獲正面回應,居民憤而包圍污水處理廠;1月23日,環保署和工業局召開協調會,調處敦親睦鄰及環保協定。2月10日,續談敦親睦鄰及環保協定,村民要求每人賠償10萬元納入環境保護協定內,但無共識;2月11日,潮寮國中小師生回校上課。從2月開始至今,經多次協調會,環保協定尚未簽定,較明確的發展是,成立監督委員會(7-15人),補償費用共1,700萬,其中850萬由工業區廠商支付,其餘850萬由政府支付,有105人受害者得到賠償。
大高雄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數十年來被各種高污染的工業區包圍,這些劇毒的工業區,大都緊臨社區民宅,開發前未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營運期間也沒有居民健康風險評估與流行病學追蹤等配套,工廠日日夜夜「合法」排放較低濃度毒氣,惡劣廠家利用夜間、清晨、假日、雨天偷排高濃度毒氣也是司空見慣,環保機關的採樣、緝查永遠慢好幾拍,就算採樣成功,往往低於排放標準,只有當發生氣爆、大量毒氣外洩,導致居民緊急送醫、民眾抗爭時,才會引起有關單位重視,至於水污染、土壤污染更已習慣成自然。
潮寮事件,可以說是經濟部主導,環保署放任,高雄縣政府完全棄守下,長期「草菅人命」的混蛋作為,100多名師生受害的「潮寮事件」,勢必成為台灣工業污染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二、戴奧辛鴨.2009年11月12日,台南社大黃煥彰教授、晁瑞光先生揭露高雄縣大寮紅蝦山的爐渣養鴨事件,引發媒體關注食品安全的危機。台灣電弧爐煉鋼業每年產生100萬噸以上含有戴奧辛或重金屬的劇毒爐渣,政府一方面允許其以再利用之名義,合法的做為建材、填方;同時又無能管控非法棄置,嚴重威脅國民的健康。
△在撲殺了9,000多隻鴨後,台灣是否有機會從中理解有毒廢棄物的嚴重性?晁瑞光攝
二、戴奧辛鴨.2009年11月12日,台南社大黃煥彰教授、晁瑞光先生揭露高雄縣大寮紅蝦山的爐渣養鴨事件,引發媒體關注食品安全的危機。台灣電弧爐煉鋼業每年產生100萬噸以上含有戴奧辛或重金屬的劇毒爐渣,政府一方面允許其以再利用之名義,合法的做為建材、填方;同時又無能管控非法棄置,嚴重威脅國民的健康。
全台有害事業廢棄物主要的來自電機電子業、化工業、金屬工業,這些正是台灣的三大產業,如果要求100%的處理率才能營運,大部分工廠大概都得關門大吉。此課題凸顯了台灣工業發展早已超越土地有限的承載量。
環保署聲稱台灣非法棄置的場址有175處,但近年來山谷、河川、農田、魚塭、建築地基,被填埋有毒事業廢棄物時有所聞。這些非法棄置場或污染場址,不僅威脅食品安全,也威脅著居住人民、就學的孩子。美國的「社區保護兒童運動」曾公布一項報告指出:學校建在有毒廢料污染場地上面,或是相距甚近的地點,已使得數十萬學童較容易罹患氣喘、癌症、學習障礙及其他與環境污染源有關的疾病。(2002.1.21,世界日報)在台灣,尚無人統計到底有多少學校位於污染場址附近,但是,紅蝦山附近的學校如昭明國小、金潭國小已曾飽受直接的威脅,另外,高雄地區許多新的建築開發案更是緊鄰污染場址。
高雄大寮鄉,從年初到年尾,有始有終,以污染吸引著全國人民的目光,可說是全台最顯著的「污染熱點」。
三、台電大林電廠.在重工業雲集的大高雄地區,有著三座火力發電廠,分別是大林埔火力、南部火力、興達火力發電廠。其中大林電廠由於機組老舊正啟動更新作業,但實質上則是大規模擴建,該開發案準備將五座舊電廠(2座燃煤、2座燃油、1座燃氣)──總裝置容量為185萬瓩,全面更新擴建為四座燃煤電廠,裝置容量高達320萬瓩,比核四廠的裝置容量還要大。
三、台電大林電廠.在重工業雲集的大高雄地區,有著三座火力發電廠,分別是大林埔火力、南部火力、興達火力發電廠。其中大林電廠由於機組老舊正啟動更新作業,但實質上則是大規模擴建,該開發案準備將五座舊電廠(2座燃煤、2座燃油、1座燃氣)──總裝置容量為185萬瓩,全面更新擴建為四座燃煤電廠,裝置容量高達320萬瓩,比核四廠的裝置容量還要大。
新電廠的燃煤量將從每年160萬噸增加到840萬噸,是原來的五倍以上。如此一來,造成暖化的二氧化碳每年將增加1,079萬噸;嚴重傷害人民健康的懸浮微粒每年將增加341噸。
高雄地區長期背負重工業所帶來的嚴重污染,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資料顯示,高屏地區數十年都是全國空氣品質最惡劣之區域,高雄市民平均餘命比台北市民少了4歲。在如此惡劣的空氣品質條件下,台電公司竟然還要擴建燃煤電廠,實是令人無法接受。
在地球公民協會、高雄市政府、市議會的聯手下,以使用潔淨能源--「污染減半、二氧化碳不增量」作為訴求,歷經2年多的抗爭,在2009年7月29日的環評大會,經鏖戰近4個小時後,以一票之差(7:6),僅同意大林電廠更新改建為2部燃煤機組。此一決議雖仍與高雄社會的期待尚有落差,但在目前失衡的環評會結構,及環保署的全力護航下,已是難得的成果。
高雄市不論在空氣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的面積都是全台第一,高雄市府會對大林電廠的態度,迴異於其他追求工業發展的縣市,可說是大高雄地區的人民犧牲了健康,付出沈重污染代價之後的覺省,在台灣真是得來不易。

中、北台的環境保衛戰
台灣的重工業在1990年代開始從南部往中部擴張,台塑六輕就是最具指標的開發案,石化業、煉鋼業由於污染顯著,因此通常往海岸、潮間帶區域發展;科學園區則是一路從北台灣的新竹往全台掠奪接近都會的大面積農地。2009年,國光石化公司在雲林遇到漁民的抗爭後,轉向對他們展開雙臂歡迎的彰化縣大城鄉;中部科學園區在后里、七星農場建立了三期基地後,繼續往彰化的二林準備建立第四期的基地。另外,苗栗縣政府推動的後龍科技園區,也引發灣寶人民的反對,這些工業的開發影響的層面極廣,謹摘要說明如下 :

△2009.7.28,在高雄市政府前廣場,高雄市民的祈福守夜活動。何俊彥攝
中、北台的環境保衛戰
台灣的重工業在1990年代開始從南部往中部擴張,台塑六輕就是最具指標的開發案,石化業、煉鋼業由於污染顯著,因此通常往海岸、潮間帶區域發展;科學園區則是一路從北台灣的新竹往全台掠奪接近都會的大面積農地。2009年,國光石化公司在雲林遇到漁民的抗爭後,轉向對他們展開雙臂歡迎的彰化縣大城鄉;中部科學園區在后里、七星農場建立了三期基地後,繼續往彰化的二林準備建立第四期的基地。另外,苗栗縣政府推動的後龍科技園區,也引發灣寶人民的反對,這些工業的開發影響的層面極廣,謹摘要說明如下 :
一、減少耕地面積。中科二林園區占用635公頃的台糖農地,後龍科技園區使用了約270公頃農田。兩案加總台灣將損失900公頃的耕地,如果依每人生存所需耕地的最小值0.07公頃計算,台灣又損失了可養活近13,000人的耕地。

△圖為灣寶將被徵收的農地。李根政攝
二、破壞溼地、海岸、海洋生態。國光石化廠面積約4,000多公頃,預計抽、填1.56億立方公尺海砂來建港口和工業區。如此一來,不只一片南北長約5.5公里的海岸泥灘地將消失,也會加速台灣的海岸消退,影響中華白海豚的生存。
△圖為灣寶將被徵收的農地。李根政攝
二、破壞溼地、海岸、海洋生態。國光石化廠面積約4,000多公頃,預計抽、填1.56億立方公尺海砂來建港口和工業區。如此一來,不只一片南北長約5.5公里的海岸泥灘地將消失,也會加速台灣的海岸消退,影響中華白海豚的生存。
三、污染農漁生產環境。中科二林園區的廢水將排入位於彰化北端的舊濁水溪,或雲、彰交界的濁水溪,舊濁水溪下游有福興鄉數千公頃的淺海養殖漁業(牡蠣田、文蛤、西施舌、蝦猴),濁水溪南岸同樣有台西、麥寮的養殖產業。中科和國光石化廠二案,每年排放幾千萬噸的有毒廢水,勢必衝擊沿海漁業,威脅國人食品安全。
四、搶奪農業用水。國光石化廠每天用水40萬噸,中科二林園區需要16萬噸,後龍科技園區則是3萬3,500噸,加總每天約需60萬噸,相當於200萬人的民生用水,必須移撥農業用水、取用地下水,或者開發新的取水設施才能供應(天花湖水庫、大肚攔河堰)。中科和國光石化巨量的耗水,對農業、地層下陷、河川、海洋生態都將產生威脅。
五、驚人的空污、廢棄物。國光石化、中科二林園區完工後,每一年將往天空傾倒3萬多公噸的污染物,其中包括6,000多公噸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以及數量不明的劇毒氣體,幾十萬噸的有毒廢棄物。
六、二氧化碳大幅擴增。國光石化廠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1,193萬噸;中科二林園區1,095萬噸,兩案加總為2,288萬噸,約使台灣的碳排放再成長約9%。二林園區的耗電需要二座80萬瓩的燃煤電廠才夠。
中科四期二林基地案在行政院和彰化縣政府的強勢推動下,從2009年4月的初審會到10月30日的環評大會,共密集進行了13次會議(含大會、初審會及延續會議)。該案審查過程中,彰化縣環保聯盟、台灣環境行動網等環保團體,以及將受到廢水影響的彰化縣、雲林縣農、漁民幾乎都到場抗議及進入場內發言。然而,環保署卻以旁聽要點、延續會議等內規,阻礙民眾與環保團體充分參與環評審議,在未釐清廢水、空汙毒害對農漁牧業的衝擊、掠奪農業用水與地下水等疑慮下,環保署卻一再保證高科技製造業的安全,配合高密度的會議,在短短六個月內強行「有條件通過」,形同為開發單位背書;同時,內政部區委會也無視於二林基地位於蔬菜、稻米生產專區,休閒農漁園區,嚴重扭曲國土規劃,隨後於11月12日通過本案。
位於二林園區預定地內的相思寮,20多戶聚落將被強制徵收,土地面積約2.2公頃,中科管理局只是為了讓區位正方一點,於是大筆一畫,把人家的房子、田地都畫進來了 ;在相思寮北側的萬合里1鄰共8間住戶,由於連地權都沒有,政府僅開出以每戶30到50萬不等價格,便要買斷他們的地上物權,強迫居民走人 。二林園區的開發嚴重剝奪了這些弱勢人民的財產權、生存權。
另外,位於苗栗灣寶的後龍科技工業區,同樣需要徵收200多公頃的私有優良農地,涉及4、500位地主,一旦強制徵收,將導致數百位農民失業,本案尚在內政部區委會、環保署環評會審議之中,其結果如何有待持續觀察。
政府為了發展各種園區,霸道專斷的徵收私人土地已成慣例,依據「土地徵收條例」第3條:強制徵收人民土地必須具有「公益性」,但強徵民地給大企業蓋工廠何來公益性?
國光石化開發案正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作業的範疇界定會議,勢必成為2010年台灣環境保護運動的焦點。


在有關人權的討論中,環境權作為相對較新的概念,一般被歸為「第三代人權」。
國光石化開發案正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作業的範疇界定會議,勢必成為2010年台灣環境保護運動的焦點。
△2009.6.9國光石化廠環評,福興農漁民北上抗議。李根政攝
△反中科的抗爭從彰化延燒到雲林,隨著廢水排放在舊濁水溪和濁水溪中擺盪,圖為2009.1.13環保署前的抗議。李根政攝
〈補充與回應〉在有關人權的討論中,環境權作為相對較新的概念,一般被歸為「第三代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