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6日 星期日

RSPCA教材編撰


  間:20051126 下午2:00~5:00
  點: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主持人:李根政老師
討論人:李博先生、朱增宏先生、李怡賢老師、朱玉璽老師、傅志男老師、黃武就老師、王敏玲研究員

討論提綱:
兩本刊物翻譯內容簡介
(1) Minibeast--李根政()
(2) Farm Animal--王敏玲

教材編修方向討論
(1) 第一次討論會整理之綱要與問題集錦
(2) 請參與討論之現職教師提供意見

中文版編輯寫作討論
(1) Minibeast--編輯寫作執行人:李根政、蔡亦琦
(2) Farm Animal--編輯寫作執行人:朱增宏先生、王敏玲

本專案後續執行討論
(1) 試教計畫
(2) 舉辦工作坊之計畫
針對社會大眾及國小老師試辦『動物與人工作坊』,分別以「重新認識微小生(動)物」及「農場動物與我們」為工作坊主題,透過讀書會、現場實查(校園及集約飼養農場)、分組辯論、心得分享等方式,試圖建構社會大眾及國小老師全新的動物觀。
(3)舉辦研討會之計畫

------------------------------------
>>自然保育、生命關懷從校園做起


迷你動物教材推廣〈企畫案〉

地球環境問題日益尖銳,自然生態體系瀕臨崩潰,不僅動、植物個體飽受痛苦,連人類生存的基礎亦岌岌可危!因應上述處境,除了立即的行動外,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即是「教育」。

我們認為不論是自然、生物、生態的教育,所涉及的不只是「科學理性認知」的課題,它必然還涉及「生命與生命」、「生命與環境」、「生命與社會」間衝突的知識和文化素養。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經過一年的翻譯、試教,出版了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的「迷你動物」教材台灣版,這本教材包括了內容豐富的教學指引與學習單,提供如何對待迷你動物的哲學與價值論辯,迷你動物生態介紹,非常適合國小教師或從事自然教育的社團做為補充教材。

本推廣計畫的目標主要有二:

  1. 透過認識校園野生植物,了解迷你動物所處的微生態系,從生活中培養自然保育的基本知識與觀念。
  1. 透過迷你動物的課程,讓孩子們思考如何對待迷你動物,培養孩子們對生命的敏感度,延伸至對整個生物圈的關懷。
時間
活動內容
講師
地點
1330~1410
介紹「迷你動物教材」
蔡亦琦
客家文物館
1410~1500
尋找迷你動物
蔡亦琦
莊敬國小校園
1500~1530
討論
蔡亦琦、李怡賢
客家文物館

1400~1500
校園植物巡禮
柯耀源
莊敬國小校園

主辦單位: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莊敬國小教師會
時間:2006年月日(三)、月日(五)
地點:客家文物館、莊敬國小校園
研習時數:共計3小時

2006年月日(三)1330~1530

【課程二】2006年月日(五)1400~1500

講師介紹:
蔡亦琦、柯耀源

------------
《農場動物》教材 校園推廣計畫

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已有182年歷史,是全球歷史最久的動物福利組織,長期藉由監督執法、遊說政府、留置並轉介受虐或棄養動物、推動動物福利(包括為數驚人的農場動物)之教育工作等,防止虐待動物的行為。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認同並支持RSPCA的理念,並相信在大量肉食的現代社會,農場動物議題已是你我無可逃避的問題,更與環境生態的永續及人類的飲食安全唇齒相依。
生態教育中心有感於「教育」之於解決地球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同時希冀透過簡明的教材,讓環境議題光明正大地走進校園,於是接受RSPCA的贊助,並在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協助下,進行《農場動物》(Farm Animals) 教材的翻譯、試教、修訂、補充等工作,在一年的籌備期內,與RSPCA國際總監Mr. Paul Littlefair及台灣的各級教師舉辦了多次討論會,終於在20068月將《農場動物》付梓印刷,是台灣第一本以農場動物為主題的教材
《農場動物》台灣版內容有給教師使用的教學指引(共八個單元),六張可給學生當講義的資料單,兩張活動用的學習單,及印刷精美的農場動物照片,另外還補充了農場動物的台灣現況,希望呈現給老師一方新的教育視野。
【計畫願景】
從動物福利、生態永續、飲食健康等角度,探討農場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
透過教材,讓師生思考如何看待雞、豬、牛等農場動物,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的態度
引介英國校園的教學方式(參見教學指引),推廣國內課堂的討論風氣,促進學生對運動議題的批判思考能力
【執行方案】
本學期以高雄市公私立國中及高中職教師為主要推廣對象,將積極與各校聯絡舉辦小型的動物福利領航教師研習。國小教師若對本教材有興趣,亦歡迎洽談。只要有10位以上的教師欲詳細瞭解農場動物議題及教材內容,本中心即派專人前往演講。說明如下:
1.研習時段:週一、週四或週五下午,時間以兩小時為宜。
2.課程內容:從動物福利、生態永續、飲食健康等角度,看農場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
3.講師費與教材:講師費依各校規定。凡參與研習的老師,可免費獲贈《農場動物》乙本。本中心另將致贈乙本給研習學校之圖書館保存。
聯絡人:薛淑文、王敏玲  電話:(07)723-56604243  傳真:(07)723-8299
E-maileec@kta.org.tw  
講師:王敏玲
曾任/消基會採訪、環保團體秘書、胡桃木文化主編、美商McGrawHill公司出版經理。

現任/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兼任研究員,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我與社運】參政解決台灣的環境問題

<2006.11.19>

總統府的國務機要費醜聞仍然是眾所矚目,貪腐一時之間成了過街老鼠。然而立法院裡天文數字的肉桶分肥,比交代不清的國務機要費更赤裸,更無恥,但卻無人檢驗。

去年的湖山水庫預算,我們拼了命在立法院向立委遊說,逐一發送資料,說盡道理,領銜提案的賴執媛委員還親自一一打電話拜託,但最後是國民黨祭出黨紀,親民黨也力挺之下,水庫預算表決通過。今年,湖山水庫的預算,連表決的機會都沒有,在委員會就被雲林在地立委強勢主導過關。

現在的立法院裡形成一種高度默契,「在地立委」擁有絕對的權力,只要涉及在該縣市的建設案,其他選區立委最好閃邊站,不分區立委更是敬陪末座,發揮不了影響力,說穿了,這只是一種不問是非,卑劣的分贓邏輯。為什麼在野黨比執政黨更主動、強勢的捍衛這個有爭議的預算?表面上義正言辭為地方的發展打拼,暗地裡,誰都知道不就是椿腳利益,建設買票。

台灣的政治真的是從根就腐爛了。各政黨推出的候選人,黨派庇蔭、家族財力雄厚是必備條件,再也沒有任何從社會改革運動歷煉的新一代年青人。選總統、選縣、市長,誰當選其實變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背後那群會隨著主子雞犬升天的策士、跟班,到底是「牛鬼蛇神」?還是真正的有識之士?國會那些帶點理想性的台灣派立委,現在大都也只剩下黨的護航派,圖利自己的永續當選派;地方議會的選舉更是慘不忍睹,在高雄,今年議長賄選案遭判刑的議員仍是派出自己的親人「清白」出征,被判緩刑的人則低調的「清白」參選,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這樣的政治的確令人灰心喪志,
但我不相信台灣人民真的這麼弱智,

綠黨的朋友也不相信,
於是有一批對台灣不死心的新世代傻瓜,
決定投入這個臭不可聞的政治大染缸。

他們是綠黨推出的台北市議員候選人潘漢聲、張宏林,以及推薦的候選人張聿文。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地球嗆聲─潘翰聲」在松山信義區,登記第1 號;「守護地球長長久久 守護山林-張宏林」在大安文山區,登記第 9 號;「守護唯一的陽明山、終結黑金纜車-張聿文」,是士林北投區的 13 號。

在此呼籲大家多拉票,讓台灣的綠色政治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