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政演講口述(2000) 一、自己對高雄的感覺 我是金門人,以前對高雄的印象很差,因為每次要回金門搭的是軍艦登陸艇,都要在高雄港的13號碼頭外面等船,等船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因為每次船期都不確定,我們通常在金門同鄉會館等待。而且一出高雄火車站就碰上惡形惡狀的計程車司機,看年輕的學生好欺負常會揩油,原來50元的車資,通常會要150元,接著進到同鄉會館,飲水機的水喝起來都有漂白水的味道,我通常要喝那種最冰的水,讓味覺麻木。等到船期到了,他們會跟你說今天要開船,請在清晨四點到13號碼頭,很辛苦扛了一大堆很重的行李到碼頭外面,通常要到中午12點大門才會開,進到登陸艇後還不一定馬上開船,有時碰到天候不好,他們說對不起我們明天六點開船,這樣的過程,讓我覺得高雄是我最痛恨的都市了,我以後絕對不要娶高雄市的老婆,但生命總是很奇怪,常跟自己所願相反,我就娶了高雄市的老婆,就很不幸的必須嫁到高雄來。每個人有夢和願景,對於一個從事教育工作,對藝術生命有期待的人,待在金門教書畫圖固然好,但總覺得沒有什麼發展的空間,這是鄉下孩子普遍的心情,覺得一定要到大都市混才行,那個時候我某種程度有這樣的感覺,後來因為老婆在高雄就到高雄來。 二、工廠林立的水泥叢林造就人與土地的疏離 進入高雄市區,會看到右邊的半屏山,像是一塊大破布披在那裡,同時可以聞到煉油廠傳出的刺鼻味道,即使搭火車也聞得到,令我驚訝的是沒有人戴口罩,沒有人摀耳鼻,大家都忽略那股熟悉的味道其實是煉油廠的味道,並非空氣原來的味道。 從北到南,中油煉油廠、大社工業區、大發工業區、林園工業區,一連串地集中在高雄縣市邊緣,在高雄市的邊界還有更可怕的焚化爐,處理醫療廢棄物、事業廢棄物、家庭垃圾等,在覆鼎金的是中區焚化爐,在小港的是南區焚化爐,最北邊還有榮總的醫療廢棄物焚化爐,將都市包圍,難怪楊憲宏先生在文章中,形容高雄市一根根的煙囪、一家家的工廠就如同當時特洛伊人的木馬屠城記,三四十年前我們的祖父輩是舉雙手歡迎工業的巨獸進入高雄城,沒想到,這些巨獸正慢慢的屠殺我們及後代的生靈,從一個簡單數據來看,高雄市民平均年齡比台北市民少四歲,以全高雄市民一百四十萬人口來計算,平均每人少四歲全部是少幾千年? 高雄人是如何看待這塊土地?在1988年的後勁反五輕運動、林園工業區的圍廠事件,都是因為工業社會一步一步地對農業社會的迫害,導致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