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民以前的英文名是:「 Mercy on the Earth, Taiwan 」。 因為那陣子我常說:環保運動是發揮慈悲的大愛。地球公民文宣上寫著:「挽救這個瀕危的地球,是真正終極的人道關懷運動;環保運動,是對人類以及地球生界讓抱著大愛與慈悲。」 後來在轉型為基金會的過程中,因為考慮這個帶著宗教味的名稱,反而造成溝通障礙,就改成直譯版的「 Citizen of the Earth, Taiwan 」。 為什麼有這段「 Mercy-- 愛與慈悲」的歷程,有一部分是來自一行禪師的啟發。這幾天,媒體報導「一行禪師」回到了越南,靜待圓寂(註),我整理這段因緣與大家分享,並表達感謝。 註: 有 一行禪師所帶領梅村僧團的 共修團成員 Erin Lin 回應:「 一行禪師目前在越南健康狀況穩定良好,沒有要往生喔!這完全是媒體報導的誤導,請不要誤會了,特此更正。」 2007 年,我在環評委員二年任期屆滿,身心也毀壞得差不多。二年之間,我每週從高雄坐飛機到台北,拉包裡裝著滿滿沈重的環評報告來來回回的跑,在體制中看到台灣環境被政商鯨吞蠶食,不斷在會議上奮力周旋,但換得的多數是挫敗、體力透支,憤怒、悲傷擊垮了我的身體,常常腰痛到下不了床。 也就是那時候,我決定辭去教職,這是捨也是得,捨掉身兼教師、工會幹部、環境運動者的多重身分,才得以專心從事環境運動。 那段期間,我得許多機緣的協助,一行禪師「生生基督世世佛」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共鳴和啟發,這位越南和尚、和平運動者的說法,展現了真正的宗教寬容,讓我見到佛法的真諦,查覺到自己的「心」必需做出大幅度的調整。因為亂世本是常態,不是在此地,便是在他方,把自己搞成這樣,對世界也沒有任何幫助,要改變的是自己。 一行禪師自己說:投入和平運動三十多年,是因為練習禪定的功夫 -- 定、靜、觀,培養和維持精神能量繼續這工作。 他說:非暴力並不等於不行動,非暴力的意義是「以慈悲心行動」。 我們內心都存在著些許暴力與非暴力,實踐非暴力的理念,首先就要學習心平氣和自處。 修行深厚,被越南人視為在世活佛的一行禪師,都得練習禪定才能繼續從事和平運動,而凡人如我怎可放任自己的心肆意而行? 那段時間,我練習向內探尋憤怒、悲傷這些情緒的根源,發現我的初心是 - 「愛」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