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8的文章

李根政/公投元年後台灣社會新挑戰──從教育孩子們思辨開始

2018/12/3 報導者:九合一選舉結果觀察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2018-election-environment-education-third-force 下修門檻的公投元年,投票結果卻呈現能源轉型的回頭路,這是支持和推動公投投票制度始料未及的事。許多長年耕耘的社運團體大感挫折,但這既是新挑戰、也是另一場社會根本改造的契機。 深澳電廠案有影響 就環境政策的角度,2016民進黨政府在非核減煤的能源政策、空汙治理政策的具體化也確實有所前進,為什麼公投和地方選舉都慘輸? 面對來源複雜空氣汙染問題,前行政院長林全院長拍板了14+N的空品改善政策,其中,像是推動6,000座中小型商用及工業鍋爐改用較乾淨燃料及加嚴排放標準;推動能資源整合,減少鍋爐使用等;同時,空汙季節燃煤電廠和大汙染源的降載,也更為積極。這些政策的深度和具體化,都遠超越國民黨時代空洞的「清空計畫」。 根據環保署歷年的統計,大趨勢上,台灣的空汙正在逐年改善,並沒有越來越嚴重;但此時人民的空汙意識抬頭,望治心切,中南部民眾難以秋冬季忍受紅害紫爆。一下一上的軸線,正好在此時交叉,政府再怎麼努力做,都很難令人滿意。 事實上,改善空汙本就難以短期奏效,細膩的政策規劃也不易立即轉為績效,這過程已經讓主其事的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夾在環團和政府之間左右為難。 然而,賴清德接任閣揆後,強推深澳電廠,造成北台民意大反彈,一句「乾淨的煤」,更讓國民黨的反空汙有了立足點;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無視環團提出的替代方案,強勢介入環評通過,詹順貴因而去職。連串失誤,重創民進黨脆弱的改革形象,也讓擁核幫借力使力模糊焦點、推銷核電。 國民黨有了反空汙的立足點,造成了嚴重的輿論後果,林全、台中市市長林佳龍在空汙改善上的努力;行政院的能源辦公室,為了調和生態棲地和綠能發展矛盾所做的努力,完全被抵消,甚至不合常理的轉為負評。 相反的,國民黨洗白為反空汙政黨,僅管不符真相與歷史正義,但卻得到了選民支持。他們提出的公投第7案,逐年減少1%火力,第8案停上新建燃煤電廠,都得到超過750多萬票。民進黨這次敗選,該檢討的不是辭職下台的環保署署長李應元,而是行政院院長賴清德;還有輕忽公投案影響的民進黨選舉團隊。 公投第16案敲警鐘 2014年核四封存之後,廢核團體以為非核已成定局,把力氣都...

2020第三勢力的挑戰

李根政 · 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 526 次閱讀 昨天去高美館參加謝英俊建築師的展覽演講會,短短交流了幾句,和永龍一起拍了合照。謝建築師問了今年怎麼沒看你出來,我沒法三言兩語回他,只能笑一笑。選後七天,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大大震憾了社運界,我和多數友人一樣憂心如焚。其中,中國因素,還有第三勢力是很多人關切的課題。以下分享我的觀察: 2018時代力量在全國贏得16席議員,但綠黨拿到三席、社民黨一席,基進黨雖然全軍覆沒,但幾個指標人物得票不俗,加上組織實力堅強的歐巴桑聯盟已經宣布組黨。時代力量確定在人才、資源、政策能力、地域,無法成為第三勢力唯一代表。 當前,泛台派、進步派的第三勢力群雄並起,但有三大隱憂,選票基礎很可能與2016時代力量、綠社盟高度重疊,這些選票加起只有約100多萬票,中間選民極易因為中國因素而藍綠歸隊;時代力量現有三席區域立委,如果民進黨不再禮讓,將會十分危險;不分區立委席次,很可能是第三勢力最大的政治機會,但眾多小黨整合不易,要跨過5%政黨票並不容易。 此外,在中國更加深度操控台灣選舉,扶植在台灣代理人,打壓國際參與空間。加上2018藍營大勝,選前表示只談經濟不談政治的韓國瑜,竟立即端出承認九二共識,成立兩岸工作小組,馬上對中共示好等傾中行徑。 我認為在這個情境下,這將逼得2020泛台派、進步派第三勢力政黨,不得不面對是否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在對抗中國併吞的大是大非之前,從社運出發的第三勢力在拿捏與民進黨的關係,一直是艱難的決定。 2016大選,民進黨透過幾位具有社運背景的不分區立委,收割進步派選票,並且大力告急。但最後拿到政黨票多到可以隨便分配,幾至雞犬升天,大大折損和踐踏了人民的期待。執政後,更因為國會中強勢動員勞基法修惡、砍七天假,也迅速讓這些不分區立委的形象破產。 2017政黨法立法,原本民進黨提案版本都支持政黨補助款,從3.5%下修到2%,但最後卻只修到3%,讓拿到30.8萬張選票,得票率2.53%的綠社盟完全沒有資源。就政黨競爭的角度,考慮自己政黨的利益無可厚非,但在中國強勢打壓,極需促進團結,捍衛台灣主權與民主體制下,民進黨只考慮一黨之私,還是令人遺憾。 此外,因為蔡英文總統的改革承諾,少數社運人士進入行政體系,這本來就容易兩面不是人。但隨著詹順貴辭職、吳音寧下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