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04的文章

【水資源】民間團體抵制中研院的八色鳥生態保育計畫會議

拒絕為湖山水庫背書 民間團體抵制中研院的八色鳥生態保育計畫會議 〈聲明稿〉李根政擬.2004/11/22 針對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委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即將於11月22日下午2點於中央研究院動物舉辦之「推動湖山水庫八色鳥生態保育計畫」之執行委員會第一次協調會議,生態保育團體共同聲明如下: 一、湖山水庫的興建,將淹沒全台最重要的低海拔生物棲地與特殊的河谷地景,我們要保全的是整個的生態系,其中八色鳥是這裡的指標物種之一。 二、湖山水庫預定地除了是全球已知八色鳥分佈密度最高的區域外,更擁有諸羅樹蛙、史丹吉氏小雨蛙、莫氏樹蛙和褐樹蛙等22種蛙類,占全台全台蛙類34種中的3分之2強;此外,這種還擁有深山竹雞、藍腹鷴、台灣紫嘯鶇、台灣藍鵲、白耳畫眉及冠羽畫眉等6種特有種,以及朱鸝、鳳頭蒼鷹、松雀鷹及大冠鷲等約30種特有亞種;哺乳類共有台灣獼猴、釉獾、大赤鼯鼠、白鼻心和食蟹獴等5目7科8種;爬蟲類計有食蛇龜、過山刀、青竹絲、龜殼花、台灣滑蜥和蓬萊草蜥等2目7科21種。 水庫的興建不僅影響八色鳥的保育,同樣也威脅這些物種的存續,然而,上述的調查從未深入進行,可預見的一定還有失落的一角未經詳細的調查,包括這裡的植物生態。 三、民間團體對於中研究挺身面對湖山水庫所帶來的保育爭議,深感敬佩,然而中央研究生物多樣性中心立場,到底是在追求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雙贏,或是「水庫與八色鳥雙贏」呢? 如果是要追求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的雙贏,那麼在先期工作流程中,該優先推動的是雲林地區水資源調配、多元水資源利用方案的評估,以及檢討環評各種資源調查粗糙的嚴重缺失,以便重新評估水庫對環境、生物多樣性的衝擊,而非在預設湖山水庫一定要興建的前提下,進行八色鳥的生態保育計畫。 因此,我們不願對此會議背書,更對此一會議所進行之討論,抱持高度質疑。 民間再次呼籲決策當局因應京都議定書明年即將生效對台灣產業的衝擊,檢討雲林地區無限成長的高耗水、高污染的離島工業區發展;同時針對湖山水庫環評未納入九二一地震後重大的環境變動,地質安全勘慮;未納入八色鳥等珍貴的動植物生態,嚴重破壞環境等課題,重新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聲明單位:台灣生態學會、雲林縣野鳥學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守護森林】公共造產下的枉死的森林

屏東縣白賓山、德文山風倒木整理事件 文☉李根政、林岱瑾(2004.11.4) 白賓山位於隘寮北溪出山口之南側,最高海拔809公尺,行政區屬瑪家鄉;德文山位於隘寮北溪北岸,最高海拔1245.6公尺,行政區屬三地門鄉,兩山都是屏東山地區登山勝地。2002年時,山友王保欽等人挺身舉發白賓山砍伐森林一案,呼籲主政者正視此一濫墾濫伐案件,本案經相關等單位要求包商停工,並依森林法裁罰新台幣12萬,然大面積相思林已毀,山友們熟悉的翠郁青山已成潼山濯濯。今年六月,地方保育人士朱玉璽老師等人又陸續揭發白賓山、德文山林地,遭到鄉公所以處理「風倒木」名義大面積砍伐,經屏東地方媒體報導,保育人士向有關單位陳情之後,德文山數十公頃森林已在怪手、鏈鋸摧殘下砍伐完畢,白賓山正準備繼續砍伐。 本中心為釐清本案是否為「全民造林」政策為害之翻板,亦或為山地鄉普遍作法,還是單一個案,先是向有關機關索取相關公文,然未果,便逐一以電話訪談方式,先後詢問林務局、瑪家鄉公所、三地門鄉公所、屏東縣原民局、屏東縣民政局自治行政課等相關單位,得知以下資訊,謹此提出討論與呼籲。 風倒木處理並無政策 林務局對「風倒木」的處理原則是採放任措施,不予處理,如果影響道路通行,才雇工處理。目前,並無制定風倒木處理之相關辦法或原則。也就是白賓山與德文山之森林遭砍伐並非「林業政策」,而是地方政府之行政作為。 根據調查顯示,白賓山與德文山二件事都是鄉公所以「公共造產」名義,處分原住民保留地(也是公有林地)的風倒木,二處均由該鄉公所招標、發包,由承包商進行風倒木清除工作。 鄉公所以公共造產名義發災難財? 依據內政部於89年8月發布之公共造產獎助及管理辦法,所謂公共造產係指「縣(市)、鄉(鎮、市)依其地方特色及資源,所經營具有經濟價值之事業,促使地方發揮自力更生精神,積極利用地方的自然環境和資源,配合當地人力、物力、財力,充分加以開發利用,藉以創造財富,為地方政府謀求增加財源,開發地方的經濟建設,進而繁榮地方,樂利民生達成均富社會的理想目標。」簡言之,公共造產就是積極利用地方的自然環境和資源,充分開發以創造地方財富,屬於落實地方自治的一環。 以白賓山伐木事件為例,本案是由瑪家鄉代會提此公共造產案,經鄉代會議決通過,報屏東縣府民政局自治行政課,由於該地屬於原住民保留地,縣自治行政課再會同原民局現勘,由原民局...

【我與社運】一場捍衛水、土的政治運動.記洪輝祥老師參選屏東縣立法委員

文☉李根政(2004.11.2) 10月2日,筆者在前往泰國參加CITES大會,為反建湖山水庫,保護八色鳥尋求國際奧援之際,收到洪輝祥老師告知好朋友們的參選信函,輝祥寫著:「十二年來從事有關環境生態、文化教育的議題與運動,有感於公民意識的薄弱導致政治文化的惡質,加以屏東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威脅日熾,因此我決定參選,經由串聯公民的社會責任來為不會講話的環境發聲,…要從政黨惡鬥的氛圍與政治人物的腐化中要回公民的自主權,因為一群馴良的兔子(公民)自然豢養出獅子般的政客。文末並寫著,不管能否當選,這兩個月的過程就當成是環境運動來經營吧!」 剛接到這樣的訊息,實在非常驚訝,我怎麼也想不到看起來溫文儒雅的輝祥竟有勇氣去淌「選舉」這渾水,直認為太天真了!任誰都清楚這是場堅苦的選戰。 但是,轉念一想,放眼台灣新世代的政治人物,不分黨派的共同現象是,若不是財力雄厚,便是得自政治家族或政黨的庇蔭,這些年輕的政治新秀幾無社運參與經驗,如果有,也只是短暫的政治運動(如所謂野白合世代),而非長期從事社會改革工作,從中累積經驗、見識,將各種政治、社會的改革理念內化為其價值、信仰的實踐者,由於欠缺恆定的信念以及開闊的視野下,一進入政治場域,便迷思在權力鬥爭、利益糾葛之中。而在政黨、黑金的夾殺以及高昂的競選經費的預設門檻下,台灣的政治領域,幾乎容不下自始至終站在民間立場,為台灣的環境、社會發聲的社會運動者。 在此情形下,輝祥的參選代表著厭惡家族政治、政黨攏斷的民間社會,透過選舉撐出政治的參與空間的行動。 10月30日,在屏榮商工後門的一個小巷裡,輝祥參選立委的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我們沒有看到高官、政治人物、社會名流、大財團的助陣,有的只是純樸的屏東萬丹同鄉一字排開的鞠恭拜票;一位看到文宣,自己便從高樹跑來褲管還是一高一低的老農民;義務表演的媽媽隊伍,學校的老師,最大的「官」是學校的校長的助講,台上、台下,交織的是一個真正從基層支撐出的競選團隊。 反對興建吉洋人工湖、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土文水庫、南橫國道等開發案,成為首波文宣的主題,保護屏東的好山好水,是其競選的主軸,個人代表支持他參選的「環境監護人」 將載滿「水」與「土」的重擔,象徵性的放在輝祥的肩上,標識著這場以「環境保護」為競選目標的參選行動正式展開。 期待這場主張土地、後代子孫、所有生界的福祉的競選行動,在這二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