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厝炮陣地。 如今是「金門和平紀念園區」,這是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在二零零 一 年(民國一百 年)所設立。園區裡有一口由建築師姚仁喜精心設計鑄造的「和平之鐘」(註一),這口鐘的碑文上宣稱「今天,我們將這口矗立在曾經染過金門居民同胞的血,與炮彈火焰顏色土地的和平之鐘,獻給所有曾經為追求和平而犧牲,努力奮鬥的靈魂。願他們的理想永遠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而我們追求和平的決心將如鐘聲永遠響徹雲霄,且被書寫、記憶、傳遞到下個世紀。」 這裡,還有一道牆,雕刻著由詩人鄭愁予寫的詩。詩人描述著八二三炮戰的血色,類比了金門的紅土,期待著「金門啊!就請你充當和平的發言人罷!」 還說「讓我們撿拾染紅的鋼鐵從土中,讓我們以溫情的手把殺氣揉成祥和,讓我們以藝術的謙卑扭轉戰爭的霸道吧」(註二) 把國共戰爭的亡者,美化為「為追求和平而犧牲,努力奮鬥的靈魂」,這真的是鬼扯,完全違背事實。完全抹去了殘酷的國共戰爭,背後根本不是為了和平,而是權力、意識型態、非理性的利益等。 北山喊話站。 1954 年,金門防衛司令部在「馬山」、「湖井頭」」、「光膽」、「龜山」等四處設置喊話站,以實施心戰喊話; 1967 年增建古寧頭北山的喊話站,水泥建築高約三層樓,面海設置 48 組揚聲器組成一道播音牆,號稱聲音可傳送 25 公里之遠,直接對大陸廈門、泉州等地區播音喊話。 (註三) 這個喊話站在我出生前一年設立。於是我從出生以來,每天都要接受這樣的魔音穿腦。 金門軍管的氣氛給我一種無孔不入的壓迫感,北山播音牆,隨時播放著鄧麗君的音樂和宣傳著「共軍止戰員弟兄們,請你們起義來歸吧!」,一直伴隨著我們到晚上 10 點的晚安曲,到處是不淮攝影、繪圖的禁區,對於敏感又愛好自由的人來說,這真是一種長期的精神虐待。 請問,我還會喜歡鄧麗君的歌嗎?當然不會。 直到半世紀之後,重新聽到王若琳翻唱鄧麗君的歌之後,才覺得好聽! 北山喊話站有三層樓,48個喇叭組成播音牆 註一:林厝 金門和平紀念園區的 和平 鐘的碑文,筆者全文抄錄如下: 聽見和平中華民國建國一百 年和平鐘。這不是一口普通的鐘。 民國四十七 年( 一九五八 年)八 月二十三 日,震驚全世界的八二三炮戰,就在金門及周邊島嶼附近的馬祖列嶼激烈的展開,至翌年元月七日止,對岸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向這一個小島共發射了六十二萬八千七百五十一 發各式的炮彈,平均每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