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根政 我們的天空裡,每年有台塑企業貢獻 6,700 萬噸以上的二氧化碳,以及各種空氣污染物超過 3 萬公噸。 台塑前鎮廠關閉後成為土壤污染控制場址,汞污泥則是到處亂丟,除了屏東鯉魚山,連貧窮國家柬埔寨也不放過。 台塑企業日以繼夜的傾倒毒物到河川、海洋,享盡稅賦減免、融資、土地、港口的特權,極大化企業利潤,然後,宣稱自己是合法、負責的企業! 這該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王永慶 先生活了近一個世紀( 92 歲),在全球陷入暖化威脅、金融風暴、經濟衰退、多國瀕臨破產的時刻中過世。 首先我們仍要對 王永慶 先生的家屬表達哀悼之意,失去親人的痛苦可以感同身受,然而,華人社會總有「死者為大」的慣習,就算死者生前幹了什麼壞事,崇讚、景仰、溢美的布幡仍大方地掛滿靈堂,且視若尋常。對此鄉愿、不問是非、混淆價值的文化,我們無法認同。 王永慶 先生過世以來,主流媒體、指標政界、商界人士一面倒的歌功頌德,不斷稱頌的是 王 先生的勤奮、節儉、嚴以教育子女、做生意講信用、照顧商界晚輩、撥付些許財富從事濟貧、教育、蓋長庚醫院等公益行為等,這些為人處事的私德確實符合台灣社會所認同的價值。然而, 王 先生是富可敵國的資本家,並不是一般老百姓,人民該關注的是 王 先生在財富累積的過程中,從國家拿了多少資源?使用了什麼方法?整體國家為此付出多少代價,回收了多少?私德表現和社會公義、跨世代正義之間是否對等? 王 先生所經營的石化業雖然創造了一些就業機會,但無論是在高雄或雲林都製造恐怖巨量的污染,讓當地的環境、人民付出慘痛的代價。 台塑前鎮廠曾經是一座會產生「汞」污泥的鹼氯工廠。 1998 年底台塑將一批汞污泥以水泥塊的名義偷偷運到柬埔寨,違反了管制有毒廢棄物的巴塞爾公約,引發國際喧然大波,重創台灣形象,搞了一年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要接受,最後只好運回台灣進行熱回收處理,出去時是 2,799 公噸,回來時把當地被二次污染的土壤和處理人員的衣服都帶回來,變成 4000 多 公噸; 1999 年初屏東的鯉魚山也被挖出汞污泥,高達 8,700 公噸,種種證據都顯示這批汞污泥也是台塑公司的,但最後 環保署及屏東縣政府與台塑達成協議,結果「豬羊變色」,台塑不僅未受任何懲處,反而可以因製造的污染,獲得政府補貼 9,000 萬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