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06的文章

【文明反省】為了您的到來!我們無條件奉獻所有

記中科后里農地基地的環評審查 文☉李根政(2006.2.27) 今天(2/27)環保署環評大會審議「中科后里基地」開發案,審議結果是9票支持有條件通過,2票要求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1票認定不應開發下,通過本案,本人投票要求應進入二階環評,不過,設定其開發條件時,本人亦提出建言(附件二)。回到高雄機場,騎車回家時,心中出現幾年來罕有,一種幾乎要掉淚的難過。僅以此文交代這次的審議過程的觀察與感受,至於審議時個人所提意見摘要,附於文章「中科后里基地,應嚴謹評估」(附件一)中,請逕行參閱。 力晶、華映…,可敬的「高科技」企業們! 我們認定您是台灣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唯一的選擇,唯一賺錢的道路(註1) , 於是,當您要擴廠, 我們把台糖134.3公頃的農地,馬上變更為工業區(註2) , 如果不夠,我們會再想辦法(註3)。 儘管有毒工廠緊臨淨水廠(註4) , 但我們不惜冒著大台中地區300萬人用水被污染的風險!也要支持您! 儘管用水已很緊繃(註5), 但我們不惜讓農地休耕,農民失業(註6), 如果不夠,我們將努力從已快乾涸的河川中,再擰出水來,貢獻給您! 儘管國庫日益空虛, 但我們仍然願意花幾百億,為您興築各種基礎建設, 甚至,減稅,減稅,再減稅! (註7) 我們馬不停蹄加快環境影響評估的腳步, 不惜動用媒體、電話向委員們施壓, 我們努力為您排除環境保護的障礙, 管他什麼「程序正義」! (註8) 我們展現了十足的誠意,搬開了所有妨礙您的大、小石頭, 這一切,都是為了拼經濟,讓您願意「根留台灣」。 但是,我們關心,您要賺多少錢才算夠? 未來,您將繳交多少稅收? 會不會如您的高科技朋友一樣「8年繳稅負30億」(註9) ? 還有,我們關心, 您所造就的高科技新貴, 他們是否幸福?或者,只是您的賺錢工具(註10) ? 再者,我們關心, 您使用了這些向我們及子孫借貸來的環境、社會、金錢, 會不會增長您對台灣的愛? 當外國(包括敵國)提供更多誘惑時, 您願意把有恩於您的台灣土地和人民,放在心上(註11) 。 最後,我想請您幫個忙, 未來, 當我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活在一個被污染的大地時, 能不能給一個「非如此不可」的理由! 好讓我們的行為有個正當的解釋。 作者/第六屆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委員 註1、環評的審查會中,國科會中科籌備處一直強調,台灣的光電產業面臨韓國...

【水資源】湖山水庫後記--國民黨、親民黨傾全黨之力,支持一個有爭議的開發案!

2006年2月☉李根政紀錄 2004.10.1在動物社會研究會朱增宏理事長的協助下,我和張子見教授等伙伴 前往泰國參加CITES大會,訴求國際社會關注湖山水庫危害八色鳥。 但,最終決戰仍是在立法院。 環保團體從2005年12月起,在立法院推動刪除湖山水庫預算案,立委中最積極當屬賴幸媛、田秋堇、王塗發、尹伶瑛等永續會立委,這些算是立法院中少數堅持理想的稀少動物! 要求刪除湖山水庫預算的遊說工作,一開始便面臨重重阻礙,首先是見不到立委,事先約說沒空,直接拜會一樣見不到人,其次是承諾了、連署了也不保證兌現。政黨協商時,僅台聯黨賴幸媛等人堅持刪除湖山水庫預算,與雲林立委張麗善等人對幹,最後以交付院會表決收場。在投票之前,環保團體積極到各立委辦公室散發文宣遊說,希望爭取支持刪除預算,其中台聯黨團堅定表示支持刪除預算,親民黨團總召黃義交表示本人支持刪除,黨團開放投票(但黃義交二次表決仍投反對刪除,前後矛盾);民進黨和國民黨則混沌不明,「在地立委」的意見,始終是每個人最重要考量。 預算表決當天(1月12日)民進黨團經多次討論,在田秋堇、王塗發等人的努力下作出開放投票的決定;國民黨團則在許舒博、張碩文等人堅持下,由黨鞭曾永權決定祭出黨紀支持湖山水庫的興建,此時勝負幾乎已成定局。 表決當天下午,環保團體兵分兩路,在立院議事廳必經的兩個路口(青島東路、鎮江街),手持「刪除湖山水庫預算」海報,散發文宣盡最後的努力,傍晚6點40左右,表決結果出爐,立院以73票支持刪除預算,125票反對,6票棄權決定了水庫的興建。其中,支持刪除預算的計有台聯黨12人;民進黨58人;國民黨2人(雷倩、邱毅);親民黨1人(劉憶如)。反對刪預算的計有民進黨26人;國民黨79人;親民黨14人;無黨團結聯盟4人;新黨1人;無黨籍1人。 這項表決結果最可議的是國民黨、親民黨和無黨聯盟,身為在野黨竟傾全黨之力支持一個有爭議的開發案,除了利益,還有什麼理由呢?在野黨中真正願意支持環保的立委真的太少了! 2006年1月12日,湖山水庫計畫預算表決結果 水利署95年度預算,第3目第3節「水資源開發及維護」項下「水資源工程」編列之湖山水庫計畫費用4億5,000萬元,基於湖山水庫計畫規劃欠妥,備受爭議,建議全數刪除。 提案人:賴幸媛;連署人:王塗發、王榮璋、田秋堇、林滄敏、林國慶、莊碩漢...

【環評】環評與國土政策、民間運動

第六屆環評委員個人記事之二 文☉李根政(2006.2.4) 本文為個人擔任環評委員五個月後(2005.9~2006.1)所整理的想法,完成於今年二月初,然期間環境議題仍層出不窮,不及以本中心電子報發表,如今轉眼又過了近三個月。這期間中科后里基地之后里、七星農場案,環評會承受來自行政院、經建部門的龐大壓力,背負經濟發展絆腳石的罵名,引發社會討論;未來,台塑大煉鋼廠、國光石化園區的審議,更是焦點,不過這些個案尚未終結,非本文討論範疇,容後再敘。 新任環評委員投下的震撼彈 過去的環評會,有很多個案明明有很多問題,但礙於經濟開發的最高價值取向,常做「含淚通過」之決議;相反的本屆委員則有好幾件被委員「含淚否決」,避免國家社會為帶有爭議之開發案再付出高昂代價,例如北宜直線鐵路、台8線關興橋改建案、麥寮人工湖、萬榮林道等被陸續認定不應開發;彰工火力發電廠要求進入二階環評;高雄臨港輕軌建設、中科后里基地則退回專案小組再議(本案再送大會已通過)。 這些一新耳目的審查結果,為環評業界和開發單位投入震撼彈,環保署長因此被立法委員修理,環保署相關部門的預算被大筆刪除;顧問公司對於一些有生態破壞疑慮的開發案普遍投標興趣缺缺,造成多次流標;有些則表明這二年就不送案件了,有的則在網路的討論區針對少數委員進行言詞攻擊,甚至以書面在立法院進行遊說 。 也就是說,新任環評委員以較寬廣的視野,跨世代的利益,更深入的論述,擺脫科技專業的自我設限進行全盤考量,確實已踩到政府經建部門、開發單位、顧問公司所結合的利益共同體的痛處。然而,筆者不得不指出,即便有幾位環評委員以環境保護為出發點進行審議,但現有的環評制度仍是建立在一個對開發絕對有利的設計,極需各界之支持,避免政商利益反撲的勢力,試圖左右環評審議。 環境影響評估與國土政策 筆者參與5個月之環評審查,最大收穫在於打開窄隘視野,審視各種開發案涉及之環境問題,經初步彙整,提出以下看法,提供各界參考: 一、截至目前為止(2006.1),個人收到正、副本,含括各種類型報告書共有78件,其中以交通、道路建設最多計有20件,次為工業區開發17件、能源11件、大專院校7件、土石採取5件、休閒渡假園區7件、住宅3件、礦業2件、水資源建設2件、高爾夫球場1件、教育訓練中心1件、其他2件。如以此統計做為NGO著力之參考,或許應加強對交通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