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偷排毒鎳廢水,讓後勁溪又再次上了新聞。後勁溪全長21公里,流域面積約73.45平方公里,發源於大社觀音山,到八卦寮,開始被工廠夾擠:左為台塑仁武廠、中油高雄廠、楠梓加工出口區,右有仁武工業區、大社工業區、竹仔門工業區、西青埔垃圾場,然後才是仕隆圳與援中港圳取水口,供應橋頭與燕巢共1390公頃農田用水,再經過梓官養殖漁區,從援中港入海。
從1960年代中油在上游設廠後,帶動周邊石化業發展,大量含有強酸、重金屬、有機毒化物的工業廢水排入後勁溪再流入農田,高雄農田水利會每年引入360萬噸高屏溪水來稀釋,仍無法阻止農田逐年減少。廢水偷排頻傳,2009年台塑仁武廠地下水超標30萬倍隱匿8年不報、2011年中油3年內偷排55次,到2年日月光違法被抓包7次,無論公私營均無視於對農漁業與生態環境的衝擊。而後勁溪只是台灣眾多嗚咽河川之一。
為何廠商屢犯不改?依據現行《水污法》最高只能罰60萬,對日月光這種年收2000億的大廠根本不痛不癢。環保署主張用《行政罰法》向廠商追討「不當利得」,但經廠商上訴後,實收非常有限。「停工」就是讓廠商有感又符合社會期待的手段,但國內並不輕易裁處停工,如何要求廠商不得轉嫁懲處到勞工身上、復工後如何確保不會再犯,都欠缺更仔細的規範。
為何廠商屢犯不改?依據現行《水污法》最高只能罰60萬,對日月光這種年收2000億的大廠根本不痛不癢。環保署主張用《行政罰法》向廠商追討「不當利得」,但經廠商上訴後,實收非常有限。「停工」就是讓廠商有感又符合社會期待的手段,但國內並不輕易裁處停工,如何要求廠商不得轉嫁懲處到勞工身上、復工後如何確保不會再犯,都欠缺更仔細的規範。
透過政策從頭把關
層出不窮的污染違法事件,證實以上手段仍不足以嚇阻不良業者,環保署與立法院應當修改《水污法》,視污染情節、企業規模加重刑責;同時公開包含廠商主動公開使用的化學物質排放的濃度與數量、環保機關的裁罰資訊,而不是等到出事才讓媒體報導,這樣才能讓居民、下游農漁民、社區巡守隊掌握完整的環境資訊,讓上下游廠商、銀行透過消費與金融的力量,淘汰不友善環境的廠商,促使企業真正負起社會責任。
除了末端環保管制,更應禁止工廠或工業區鄰近農漁業區或設於上游,因此內政部與經濟部應該推動國土計劃、河川流域管理,計算環境承載量,規劃限制開發區,並輔導工廠清潔生產、資訊透明。農委會、衛福部則應該針對高污染風險區進行農糧研究、風險評估、流行病調查,為糧食安全與國人健康把關。
染紅破碎的河川大地讓全台心痛,掌握權力和資訊的政府,透過政策與法規從源頭把關,這遠比末端查緝更有效。人民除了譴責、抵制企業,千萬別忘了也要督促政府做點實事啊!
除了末端環保管制,更應禁止工廠或工業區鄰近農漁業區或設於上游,因此內政部與經濟部應該推動國土計劃、河川流域管理,計算環境承載量,規劃限制開發區,並輔導工廠清潔生產、資訊透明。農委會、衛福部則應該針對高污染風險區進行農糧研究、風險評估、流行病調查,為糧食安全與國人健康把關。
染紅破碎的河川大地讓全台心痛,掌握權力和資訊的政府,透過政策與法規從源頭把關,這遠比末端查緝更有效。人民除了譴責、抵制企業,千萬別忘了也要督促政府做點實事啊!
蘋果日報投書:http://goo.gl/N7Kw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