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活動資訊】Hi!在「家.環境藝術展」碰面的朋友們!

Hi!在「家.環境藝術展」碰面的朋友們!

2012年3月10開始的「家.環境藝術展」,已在4月29日劃下美好的句點,41天的展覽期間創下了內6萬7,866人次進場參觀的紀錄,最高紀錄一天湧進了7千多人,讓我們不得不實施總量管制。

感謝您走進展場,參與了「家.環境藝術展」,或許您和地球公民基金會及藝術家們同樣感受到了:我們的家園正面對嚴重的工業污染,而這跟每個人都有關,因為現代生活與石化工業密切相關。

要解決這些課題並不容易,從個人、企業、政府都必需做出改變,而促成改變最大的動力來自於更多有意識的公民,以及專業的環保團體。...............


http://www.cet-taiwan.org/node/1505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文明反省】電價該合理化,但是配套差很遠…

電價該合理化,但是配套差很遠

文☉李根政(2012.5.8) 


電價上漲引發民怨、企業反彈、在野黨炮轟,台電公司的腐化、備用電力過高、不當補貼都是事實,不過,我認為馬總統基本上做對了,電價的合理化確實是促進節能、安全社會的必要手段,只是欠缺政策目標和配套。個人支持工業電價要調漲,改變向大財團傾斜的補貼政策,至少不能低於發電成本;民生電價在合理使用的範圍內小漲或不漲,但超過額度就採級距較大的電價,抑制浪費電。

福島核災後,日本政府要求東京及東北地區用戶需較去年夏天減少15%的用電量,結果節電令解除後,統計東京電力公司達到節電15%的目標,東北電力公司則有22%,這代表日本存在大規模的浪費電力,而台灣的情形可能比日本更嚴重。

台灣的電力消耗,工業約佔52%,服務業20%、住宅18%,因此,工業的節電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2001以來,台灣的石化、鋼鐵、水泥及造紙業等能源密集產業,消耗了超過30%的能源(200936.3%),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創造的GDP低於4.4%2009年為3.87%)。期間,政府以低於成本價賣給這些超耗電的產業,單單20072011年間,竟然補貼了2000多億,所以將工業電價調整到發電成本是合情合理,從這個角度來看,馬政府這波工業電價漲幅還太少。至於民生用電的調漲,根據經濟部的方案,如果人民開始重視節約用電,或許荷包的失血未必嚴重。

因此,從修正不當補貼的觀點來看,合理的調漲是應該。但是要達成節能減碳,讓電力低碳、安全,光是漲電價還不夠,馬政府還應該提出幾個關鍵的配套,這才是真有遠見。

一、根據台電公司的計畫,往後18年內,台灣因為用電需求不斷增加,除了七個加起來高達9,163億元預算的電廠外,還要再興建20座燃煤機組、22座天然氣機組,平均每年就要蓋2-3個機組,這根本是把人民當提款機,推入無止境的惡性循環。所以漲價的同時,政府應該比照德國,宣布全國的用電需求要負成長,就可以停建核四廠,以及離譜的新電廠計畫。

二、因為台電公司濫建電廠,近年來,台灣的備用電力高達24-30%,而核電廠的發電能力只占10.6%,也就說,即使現在關掉核電廠,台灣還有足夠的發電能力。因此漲價後,應該多花些錢提高天然氣發電率,就可以提前關閉核一、核二、核三廠,讓人民免於核災風險。

三、台灣一年排放近兩億五千萬噸的二氧化碳,其中高達56%以上來自發電,伴隨是嚴重的空氣污染,嚴重損害人民的健康。漲價後,政府應該立即把台電的盈餘,用來更新(但不擴建)既有低效率的燃煤電廠,減少污染排放,降低人們的健康風險。

四、碳稅、能源稅、溫室氣體減量法要同步推進,把燃料、電廠折舊、人事成本透明化,把廢核、核安、環境污染等成本也攤開來計算,讓社會充分討論,或許可以得出一個讓大多數人民認同的「合理電價」。


馬總統,漲價是對的,但是沒有進步的能源政策,沒有檢討台電腐敗的營運方式,就只是彌補台電的虧損,這樣的漲價,人民不服氣!如果漲價的同時,政府可以承諾給人民一個低碳、非核的家園,這才真有遠見。